中新網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 應妮)“好看好玩不應該是戲劇的標準,對戲劇的嚴肅性應該有所思考”,針對當下戲劇娛樂化商業化潮流,中央戲劇學院黨委書記劉立濱如是說。
  北京市文化局舉辦的以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為主題的座談會29日在京舉行。
  剛剛落幕的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吸引了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千餘位藝術家,從11月1日以來的近兩個月的時間里,在北京17個劇場,傾情演繹了110場演出,吸引了11萬觀眾的熱情參與。戲劇奧林匹克國際委員會主席特爾佐布羅斯特意發來飽含深情的電子郵件,稱“我對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無與倫比的組織能力和展演作品藝術水準之高感到由衷的高興和激動。”
  著名導演郭小男表示,在語境不斷變化的一個多世紀的人類社會發展中,戲劇形態發生著根本性改變。2014年北京戲劇奧林匹克活動,使我們重新意識到:三十年前我們熱切地希望用西方現當代戲劇觀念和戲劇手法改變我們自身戲劇僵化的願望,依然存在。
  他註意到,本次參演的諸多國外團隊,其舞臺呈現均非常簡約空靈。除卻減少運輸成本的原因,理念的取值也生髮出“假定、以少勝多”的自信。比之於中國戲劇不斷“現代化”的製作傾向,其遺產性正在流失。“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國家對自我文化遺產的開發,不沾沾自喜於技藝層面,而是在遺產中重新尋找和創造獨屬於民族本體的戲劇語言。這正是未來戲劇所需要做的,也是戲劇奧林匹克意義之所在。”
  著名戲劇評論家童道明則言簡意賅地指出,演員或導演只有不脫離劇場和舞臺才是有力量的,其力量堪比古希腊的“大地之子”英雄安泰。他以傳奇式戲劇大師留比莫夫為例,在90高齡之後“落葉歸根”,大師又返回了度過他戲劇青春年華的瓦赫坦戈夫劇院併排演了《群魔》。“這個演出給予我的最大震撼是,一位95歲高齡的導演竟然排演出了一齣如此地洋溢著戲劇激情與藝術想象力的舞臺劇。我們終於再次見證了一個真理:不脫離‘大地’的戲劇人會有無窮的力量。”
  中央戲劇學院黨委書記劉立濱表示,作為一場跨文化融合下的盛宴,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為中國戲劇人打開了眼界,並帶來觀念的衝擊,“國外對戲劇的理解、對演出的呈現、創作手段的豐富多樣都讓我們驚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各國戲劇火花的碰撞在這裡體現得非常充分。從而反觀我們中國戲劇應該是怎樣的?如何更有魅力?該用怎樣的戲來影響觀眾?”他直言,“好看”“好玩”不應該是戲劇的標準,有思考有分量的戲近年來在舞臺上展現得少了。
  北京市文化局局長陳冬表示,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的運作採用的是公開招標的方式,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參與競標並獲得執行授權。這是一種政府主導、企業運營,兼顧社會效益與市場運作,攜手專家、媒體和社會各界,合力打造屬於全北京公共文化生活的運作模式。
  他指出,今後將更加註重出政策、搭平臺、建機制、樹品牌,通過搭建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戲劇推介平臺、扶持舞臺藝術創作、建立劇目排練中心、扶持劇院運營、加大低票價惠民力度等多項措施,推進戲劇藝術和城市生活的更好融合,進一步推動北京作為演藝之都的建設。(完)  (原標題: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為中國戲劇人打開眼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xgrspxgzrvw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