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巴塘一家親——
  “我走了,我的心沒有離開
  我走了,我的情與你同在
  格桑花作證,崢嶸歲月,青春無悔
  使命重於生命,一生融入大愛……”
  兩年援藏即將結束,這樣一首朴實中透出堅強與責任、擔當與使命的小詩,在雙流援藏幹部心中流淌。
  從2012年開始,雙流、巴塘兩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藏區工作決策部署和省市援藏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雙流縣與巴塘縣簽訂的對口支援框架協議和“雙巴同心·漢藏一家 ‘2+6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大力實施對口支援工作,全力支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
  兩年奮力推進,立足藏區長遠發展,抓產業造血,抓教育基礎,抓醫療健康,如今雙流對口支援工作結出纍纍碩果,為巴塘建設川滇藏結合部教育文化高地打下堅實基礎。
  □羅向明 文/圖
  產業扶持 讓農牧民實現自身“造血”
  6月23日上午,巴塘縣竹巴龍鄉洞春藏家樂,羊圈裡傳出咩咩的羊聲,老闆洞春尼瑪抱著一大捆牧草喂羊。今年,他已經養殖了180只羊,他盤算著,今年和協會一起把養殖黑山羊的產業做大,全協會養殖2000只羊,帶動周邊的農牧民一起致富。
  洞春尼瑪之所以有這麼大的信心,是因為他的家族已經養了幾十年的羊,有產業基礎,現在加上雙流縣對口援建,給他們提供了資金和技術支持,令他更有信心了。
  在對口支援工作中,雙流著眼助推巴塘的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和諧發展,“扶勤不扶懶、扶強不扶弱,要用少量的扶持資金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帶動作用。”大力實施統籌城鄉助力工程,通過產業扶持,讓巴塘農牧民實現自身“造血”。
  產業培育,示範帶動是關鍵。通過實地調研,雙流縣先後在巴塘縣夏邛鎮、蘇哇龍鄉、竹巴龍鄉等地,投入100餘萬元實施了冬草莓示範種植、“振興508”高產玉米示範種植、巴塘南區海椒示範種植和蔬菜鋼架大棚基地建設等項目。
  在開展農業產業示範引領的同時,雙流縣投入16萬元資金,幫助培育了巴塘縣鳳金龍種養合作社、巴塘成立竹巴龍黑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和中心絨安里頂藏豬藏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等三家規範化農業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後,通過引入內地企業參與合作社發展的方式,不斷地規範了合作社運行機制,壯大合作社,並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品牌包裝設計等,進一步提高了巴塘縣農產品的品質和效益,拓寬其營銷渠道。去年3家合作社共實現了年出欄藏豬650頭、藏雞5000只、黑山羊500只,產品已銷往北京、上海等地。
  創新幫扶 讓孩子們享受優質教育
  又到了暑期,巴塘的孩子們充滿了期待——有機會到雙流縣看飛機,結交新伙伴,甚至今後幾年就在雙流縣幾個好學校讀書了。
  格桑梅朵,藏語中的意思是格桑花的小骨朵,如同藏區的孩子們。藏區的孩子是每個藏區家庭的希望,也是藏區發展的未來。從一開始,雙流縣就把“格桑梅朵綻放工程”作為一項援助重點工程,創造性地開展了藏區孩子進成都、進學校、進家庭“三進”體驗活動。同時,每年遴選幾十名巴塘籍學生到雙流三所國家級重點中學免費就讀高中,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當年9月,首批50個孩子乘坐2輛大巴車,第一次來到了成都,與雙流的學生結成對子。“我第一次看到了海豚,還有數不清的高樓。”、“早上6點,我的雙流小伙伴就起床讀書了,他們看很多課外書,腦子特別靈活。”……巴塘中學的學生扎西頓珠告說,他要好好學習,把家鄉建設得更美。
  截至目前,已有55名巴塘籍中學生在雙流中學、棠湖中學、華陽中學免費就讀,已組織了5批、263名巴塘中小學生赴雙流參加“三進”體驗活動。
  為提高巴塘教育教學水平,雙流縣大力推動巴塘教師培訓,採取“送教進巴”的方式,先後組織3批雙流名教講師團(專家)赴巴塘培訓教師800餘人次;組織30名巴塘中小學教師和校長到雙流參加跟崗培訓等,提高教學能力。
  針對巴塘幅員遼闊,教育服務半徑大、辦學成本高、辦學環境複雜等基本特征,雙流多管齊下,援助巴塘教育園區內3所學校價值2797萬元的教學設施設備和信息技術教學設備;投資150萬元建設波密鄉格木村村小學生宿舍一棟,解決120名農牧民子女住校問題;投資30萬元,在甲英鄉波戈西村建設藏式“棒空”學校一所,解決50餘名孩子輟學問題;為巴塘中學等4所學校安裝了由企業捐贈的30台總價值24萬元的太陽能熱水器,使2000餘名學生告別了冬季無熱水的歷史。引導雙流民營企業捐助120萬元,實施格桑梅朵校園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3所學校800餘名師生的飲水安全等問題。
  健康惠民 讓群眾享有醫療保障
  和煦的陽光照進病房,藏族老人英扎的臉上泛著微笑,與一周多前剛入院比,他的關節痛已經減輕了很多。“這裡的醫療條件好,來自雙流的醫生醫術高明,他們精心為我治療,治好了我的傷痛,我十分感激他們。”雖然不會講普通話,但英扎一定要翻譯把他心裡的感激話說給醫生聽。
  英扎是巴塘鄰近的理塘縣的一名牧民,長年生活在4000多米高海拔地區。和許多牧民一樣,高海拔地區低氣壓、潮濕、寒冷的氣候,使他身患多種骨關節疾病。以前,像他這樣的疾病只有到雅安或者成都來醫治,現在隨著雙流援建巴塘醫療事業,創建了全新的中醫骨科,並派駐骨幹醫生給他們診療,讓他們能就近醫治。
  為解決巴塘農牧民群眾看病難問題,雙流縣投入援建資金1300多萬元,按照“二級甲等”標準打造了巴塘縣人民醫院,對該院手術室、產房、計生手術室進行專業改造;幫助該院採購185項醫療設施設備,援建了手術室等專業改造工程以及中心供氧等配套工程,並投入36萬元幫助開設中醫骨科、肝膽外科、心血管科3個特色專科門診。
  相比硬件,醫療技術人才援藏更為迫切。為此,雙流選派骨幹醫生,採取“1對1”的方式幫帶巴塘15名醫務人員,並派出腹腔鏡醫療團隊到巴塘“帶徒弟”。肝膽外科醫生劉啟江手把手地教當地醫生做腹腔鏡手術,他高興地介紹,上個月他的“徒弟們”獨立完成了一臺脾破裂修複手術。“目前已送了6批次巴塘醫生到雙流進修,5年內將培養出一支本地的手術精英團隊。”
  針對巴塘群眾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參加醫療保險意識不強的實際,雙流縣還按40元/人標準每年補貼巴塘農牧民購買新農合保險。2014年度參保人數達43652人,讓農牧民群眾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巴塘縣人社局副局長包勇說:“雙流的補助極大地提高了農牧民參保積極性,使巴塘成為甘孜州第一個達到應保盡保的地區,讓巴塘廣大群眾切實感受到黨的溫暖和關懷。”
  (原標題:讓格桑梅朵更加絢爛綻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xgrspxgzrvw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